“说到贵州队,病人只有两个字,满意!”阳光打在脸上,贵阳春意浓郁,想起方舱医院院长孙晖的临别赞誉,民革党员、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整复外科主任刘辉紧绷了44天的神经,终归放松了。
“去时我们做好了应战准备,但困难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刘辉回忆,这场战役实在惊心动魄。过去的44天,发生了太多事,但刘辉对抵达武汉时的感受记忆深刻:“天空下着小雨,冷风刺骨,整个城市空空荡荡。队员们手提纸尿裤,拖着行李急速前行。”“不知道将会面临什么,但大家依然慷慨以赴。”刘辉说。
2月4日晚,刘辉带领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102名队员到达武汉。这支由100名护理人员和1名领队、1名联络员组成的护理专业医疗队,被称为“天使团”。2月6日晚,第一批“天使团”51人正式进入江汉方舱医院。“武汉加油!”一路上,刘辉和队员大声呐喊,以此鼓舞士气。空旷的方舱医院广场,搭建满了白色帐篷,冰冷的夜……刘辉手心冒汗。“我们依次步入方舱医院的通道,换上防护服,挥手告别时,刘队哭了,就像兄长送妹妹进战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护士李蒙回忆说,天空下着雨,硬汉脸上有泪,场面很悲壮。
3月4日,是“天使团”在武汉度过30天的日子。凌晨五点半,刘辉已在酒店厨房忙活,给队员们煮“满月鸡蛋”。“很惊喜,那天进舱前,他把鸡蛋分发给大家,我们都戴着口罩,但他能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队员们都哭了。”李蒙说,这是激动的泪水,一个月来的战斗,很多患者已康复出院。
44天,指挥员,医生,家人,朋友……刘辉有着多种角色。“你离我近点。”2月22日,队员秦夏钰感冒咳嗽,在焦虑感的加持下,他失眠了整整3天。来自清镇市人民医院的秦夏钰回忆说,刘辉是和蔼可亲的“百宝箱”,一句“离我近点”,像兄长般的爱,让秦夏钰有了莫大的信心,在刘辉的悉心照顾下,3天后,秦夏钰感冒好了。
刘辉带着队员鏖战的无数昼夜,换来了最终的胜利——3月9日,江汉“方舱”正式“关舱”。“天使团队”收获的,还有169封患者的感谢信和18面锦旗。……
每一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是队员们与疫情鏖战的荣光。“病人满不满意,就问贵州队!他们在艰苦条件下,高质量高水平完成了工作。”临别时,方舱医院院长孙晖发自肺腑致谢。贵州精神,感动荆楚。
“整整齐齐带大家出征,必须一个不少整整齐齐带着大家回家!"刘辉没有食言,3月18日,102名队员们安全返乡。
■ 记者手记:
贵州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刘辉说,他们这支队伍,能在艰苦作战环境下,零感染,打胜仗!是队员间的守望相助,心怀信仰,不抛弃,不放弃。队员李蒙说,他们和刘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份情义都源自这场特殊的战斗。刚到武汉江汉方舱时,条件艰苦、物资混乱,刘辉使用了一套“6S”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作为领队,他运筹笃定、果敢坚毅。作为战友,他心思细腻,视队友如亲人。作为医生,他闻令而动,向难而行。他是大伙的主心骨,风雨之时,江城之上,扛起了如山的责任。
(来自天眼新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何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