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台湾励志青年走进多彩贵州
作者:郭静秋、杨进亮、邓克强、陈嵩 来源:贵州民革 日期:2019-08-08 阅读:53843

励志团成员在遵义花茂村参观乡村振兴建设

  初秋的贵州,碧水蓝天,青山葱郁,生机勃发。8月1日-7日,由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民革贵州省委会承办的第三届台湾励志青年大陆参访团交流活动在贵州成功举办。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贵州省委会主委王世杰等与参访团成员合影留念

  8月6日,民革贵州省委会举行第三届台湾励志青年大陆参访团欢迎仪式。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贵州省委会主委王世杰出席仪式并致辞。王世杰对参访团团长、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正先生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民革中央和中共省委统战部、省台办、省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等涉台单位对这次“台湾励志青年大陆参访团”赴黔参访交流给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王世杰对参访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

  王世杰向参访团一行介绍了贵州省经济社会基本发展情况。他指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不沿海、不沿边,92.6%的国土面积都是山区,贵州是多民族共居的省份,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贵州的红色旅游,发挥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的重要功能。贵州有着“桥梁博物馆”的美誉,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迎来了高铁时代,近年来构建的立体大交通,让贵州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跑越快。

王世杰、民革中央联络部副部长张庆盈分别向参访团成员赠送纪念品

  王世杰表示,贵州在自然、生态、文化、交通等方面形成了后发优势,让贵州成为一片投资创业的热土,吸引着优秀的人才前来创业。他指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需要两岸年轻人接续努力。贵州的大交通、大产业、大开放,蕴含着无限的新机遇和新发展,希望台湾同学有机会再到贵州走访调研,了解贵州、爱上贵州,力争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建设者、维护者。

民革中央联络部副部长张庆盈致辞

  民革中央联络部副部长张庆盈在致辞中表示,将秉承“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只要两岸同胞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一定会增进相互了解和亲情,两岸交流交往一定会越来越广泛深入。

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巡视员尹晓芬一行到机场迎接参访团

  8月1日,参访团团长、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正等来自台湾各地的20位青年朋友,开启了为期7天的参访活动。参访期间,参访团一行先后来到毕节、遵义、贵阳、黔东南等地,实地参观感受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黔台两地同胞尤其是青年之间开展了丰富的交流联谊活动。

  8月1日,参访团来到民革中央对口扶贫的纳雍县开展交流座谈。本届参访团成员绝大部分都是台湾在读或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大多来自当地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通过实地感受纳雍脱贫攻坚成就,与当地青年对话交流进而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谊。

  民革中央机关参与纳雍县扶贫工作的挂职干部,纳雍县当地大学生和民革党员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交流。在热烈真诚自然的气氛中,脱贫攻坚、民族文化、创新创业、公益服务成为座谈会上双方交流的关键词。王正表示,了解到民革的帮扶事迹和纳雍的沧桑巨变后很震撼。祖国大陆40多年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现在聚焦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发展进步前所未有。

  8月2日,参访团到纳雍县鸽子花风情小镇、同心文化展馆、金蟾大山菌棒厂参观考察,实地感受各级民革组织帮扶纳雍的典型案例和丰硕成果,了解纳雍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每到一处,来参访团成员都认真观摩、细致了解,不时拍照和录下视频。

参访团一行在遵义会议会址前合影留念

  8月3日,参访团来到遵义。王正表示,遵义历史地位突出、自然风光优美、特色产品众多,希望大家能够留心参观、用心体会。在遵义会议会址,台湾青年直观感受到红军当年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体会到革命先烈不畏强敌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新中国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专心地听着解说员的讲解,走到展台前仔细端详当年红军留下的实物,手拿记事本不时地记录下在现场最真切的体会,台湾青年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的参观显得格外认真。

励志团成员来到遵义花茂村参观乡村振兴建设

  花茂村位于遵义市枫香镇东北部,原名“荒茅田”,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是花茂村过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小土房变成了两层小楼,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回到村里都赞叹花茂村旧貌变新颜。

  来自台北市立大学的李雯和醒吾科技大学的李嘉珊姐妹两人,来到花茂村文化创意产品展示柜台,看见当地村民将中华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品制作,不禁连声点赞。

  遵义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的红色经典,让这里的百姓充满了勤劳奋斗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当地百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花茂村般的发展案例。主办方希望让台湾青年切身感受真实的大陆,了解大陆正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时也希望通过台湾励志青年来大陆参访持续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8月4日,参访团走进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和青岩古镇,在那里了解到贵州的未来和过去。

  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大厅顶上,一条由3200块LED屏幕组成的“飘带”浮在上空,播放着贵州大数据发展掠影,大数据与现代生活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从贫困山区到中国数谷,台湾青年深切感受着一场贵州人从思维模式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在青岩古镇内,大家一边了解古镇和贵州的历史,一边展开了亲密的互动。在古镇街道上,团员古珍妮开心地与大家分享古镇古法所作的玫瑰糖。在古城楼上,领队李东宪向大家介绍红衣大炮的相关知识。大家沿着险峻的城墙阶梯向上攀爬,感受了一把古代屯堡人生活的艰辛。

  8月5日,参访团一行来到西江千户苗寨。“妩媚的青山、和暖的阳光、翠绿的草地、清澈的野溪,还有远处迎风怒放的花朵,这就是苗族人居住的地方。我写小说曾写到苗族,今日亲眼看见苗寨,顿时有一种惊喜的感觉。”团员康庭瑀在参访日记中这样写道。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在来自宝岛台湾的年轻大学生眼里,远离尘嚣、隐于山谷的贵州是一片悠远、古老、神秘的地方。苗族文化博物馆、苗族建筑群、风雨桥、刺绣坊、蜡染坊让同学们新奇不已。

  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陈怡蓁认为,最让她叹为观止的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吊脚楼建筑。苗寨位处雷公山,在高山峡谷的环境下,苗族人用其智慧,沿着山势搭建起的一幢幢吊脚楼,与险峻的地势共同度过着几千年的时光。

  苗族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此次参访团一行也体验了长桌宴。

  对于恰逢过生日的王正团长和沈宏叡同学来说,这是他们最为难忘是一个生日。“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参访团一行饱含深情地共同唱晌了《我爱你中国》,将长桌宴氛围推向高潮。

讲座现场

  8月6日,参访团来到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聆听讲座并开展交流座谈。

  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王国麟巡视员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从台湾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坚决反对“台独”的大政方针,大陆对台的优惠措施等方面,王国麟具体讲解了祖国大陆的对台政策和自己对祖国统一的理解。

励志团成员们认真聆听讲座

  “台独”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王国麟巡视员希望台湾青年能正确认识,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呼吁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

座谈会现场

  8月6日下午,第三届台湾励志青年大陆参访团交流座谈会举行。王正通过自己对中山先生思想理解阐述了期盼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他表示,“复兴中华、统一中国”是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也是中山思想的精髓。他强调,中山先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思考总结的国家统一思想,为厚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深化两岸民众的认同提供了思考路径和参考原则。希望台湾青年朋友通过本次交流参访活动,进一步促进两岸的共识与认同,希望大家共同为实现两岸的早日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

座谈会现场

  拉那·卡巴表示,非常感谢民革中央组织本次交流活动,这种座谈形式非常好,增进了解、促进统一,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一直举办下去。他同时表示,大陆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值得台湾借鉴。

座谈会现场

  来自辅仁大学的沈宏叡表示,聆听了讲座,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根本,保持两种制度并存。希望自己能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座谈会现场

  李宇玄表示,希望更多更深入地了解脱贫攻坚的情况。民革贵州省委会社会服务处文西屏处长就脱贫标准、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就业等政策与李宇玄进行了交流。他指出,解决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志愿者龙正林通过自己在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从农村家庭成长起来的亲身经历,介绍自己在贵州土生土长的真实感受。

  尹晓芬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希望通过本次的参访互动让台湾同胞进一步了解的大陆,希望大家为了两岸同胞的福祉而共同努力。她表示,非常欢迎各位台湾青年来到贵州参观交流,大家敞开心扉谈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彼此间也有很好的互动,只有通过真诚交流才能不断地增进彼此间的共识和认同。虽然7天的参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希望今后大家能够来贵州创业就业,带着家人来贵州走走看看。

  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毕节市、遵义市、贵阳市、黔西南州等地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本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民革贵州省委会相关处室负责人,民革遵义市委会、民革毕节市工委、民革纳雍县工委有关领导,贵州民革青年党员志愿者等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报道工作组:郭静秋、杨进亮、邓克强、陈嵩)